壮大

文字大小

  • 标准
  • 扩大

评估鉴定

[about:title]

青铜器评估鉴定

青铜器评估鉴定

:战国以前铜器,皆为铜、锡、铅合金的青铜器。锡的成分越大,铜质的灰色色泽越浅淡。商至战国的铜器质纯净,极少有砂粘等杂质。宋仿铜器的合金成分为铜、锡、铅和少量的锌,故铜质颜色为黄中泛红。明清时期伪器的含锡成分极少,而铅、锌成分却增多,铜色皆发黄。但明代伪器色为黄中泛白,清代伪器却是黄中透黄。因此,从铜质鉴别铜器的真伪,需要从器物的耳、足、口沿底部露铜处的颜色鉴别

:一般说来,商前期器轻薄,商后期器体重厚,西周器浑厚铭丰,春秋战国之器比商前器还轻薄精细,有“薄如纸”之称。汉代铜器重拙粗矮。而宋以后的伪器经色大多数要比真器重,有压手,死沉感。因为宋以后的伪器埋入土中的时间不如汉以前铜器埋藏时间久远,受外界腐蚀程度也小,合金成分不一样,胎质的轻重也不同。总之,伪器比真器重。

:商周铜器为铜、锡、铅合金,以手敲击,则发声清脆。由于埋入土中几千年,有一股土气味,新出土的铜器土气味更深烈。若未闻到味时,可放点水闻之。因为水分蒸发,随之将土香味带出。宋以后的伪器多为黄铜,又未腐蚀或腐蚀时间较短以手敲击,声甚细长混浊。

:伪器无土香味,却有汉腥味,这是由于作伪者总是把它放在手里摹仿制作所致。明至民国时期,作伪者多用化学药品,如酸、盐硇砂等作假地子、假绣,虽经多年埋藏,仍有一股酸气味。有的用石膏或作修补的伪器,质地轻,颜色白,手敲击之,其声嘶哑。这些只是一般规律,因铜器的合金成分、埋藏时间长短、地区、土质等不同,轻重、声音亦有所区别。

专业术语

在鉴定青铜器时,专家们经常用一些行业术语,以区别器物出土的时间及其特征。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:

生坑 指新出土的器物、或者是出土虽有几年但器物的表面未被灰尘、油污所污,也未做过任何人工处理,尚保持新出土的状态。此两类器物均称作生坑。

熟坑 多指传世的青铜器或早期出土的器物,经常赏玩,器物表面因汗手长期摩擦而呈现光熟状态,或者将新出土的器物上蜡擦光,统称为熟坑。

水坑  顾名思义好像从水坑中捞出来一样,器物表面颜色漂亮,或湛绿湛绿、或油黑油黑,一般称之为水坑。湖南一带出土的铜器以水坑器居多。

发坑  器物表面似发酵过,不仅表面有积绣,而且积绣下凹凸不平或有膨裂状。发酵裂程度者称为发坑,轻者称半发坑。

脏坑  指器物表面附有杂色,极不美观,而且有不易去掉的恶绣,则将此器物称之为脏坑。

洗过澡 有些传世青铜器,表面被油圬侵袭过甚。一些老艺匠用醋酸等液体洗,将油污洗净。这样。器物表面光亮一色,虽然美观,但失去的原来的自然风貌,行家将此器物称为洗过澡。

野造  器物铸造工艺粗糙,花纹不精细,古玩商们称此器物为野造。一般为民间工匠所造。

泛金  又叫返铜。有的器物经绣的浸染或与外界接触,使其表面呈出金黄色,仿佛鎏上一层金,故称此器为返铜或泛金。

漂亮货  指器物表面干净,纹饰清晰,造型精神,称之为漂亮货。

摔跤  古玩商在鉴定铜器时,或对器物的年代判断有误,或辨识不出真赝——也就是把假的当真,真的看假——称其为摔跤。

黑漆古  指器物埋藏地下经久,器表地子的亮光和颜色程度受土壤的干湿、水份、酸碱等条件影响,表层地子呈黑漆色,亮晶晶,故称之为黑漆古。

绿漆古  器物埋藏地下,表层地子呈绿漆色,碧绿碧绿,亮晶晶,顾名思义为绿漆古。

水银泌  器物表面地子呈水银一样颜色,银白光亮,格外耀目,好像以水银浸上似的,故称水银泌。

枣皮红  有些铜器表面的绿绣底下,呈现出红黑色,因所似枣皮颜色,故名之为枣皮红。河南安阳一带出土的器物多带有枣皮红的特征。

地子 地子是指绣下面靠近器胎的一层绣地。铜器由于入土的时间长短不同,含铜量不同,土质及酸碱程度不同,表层自然产生的色彩也不同。故地子的锈蚀程度,很有鉴定的价值。

贴骨锈  结实地贴在器物表层的锈,这种锈即使用小锤敲也不易掉。谓贴骨锈。商周青铜器的贴骨锈若被敲掉,露出的多是各种色彩的地子。若露出的是铜质,那么此器的年代定晚于商周。

对铭 一件器物的盖内和器内的铭文内容相同,俗称“对铭”。

漏了 好的东西(指一、二级文物)因未看清楚,将它当成一般文物买进或没买成,有时还将好的东西按一般文物估价、定级,对此称为“漏了”

铸痕  古代青铜器大多采用陶范法铸造。也就是将陶范分为若干外范块和内范块,铸造时,将数范合拢,铜液注入内范和外范的间隙。铸成后,器物的范与范的接合处所留下的痕迹,就是铸痕,又谓范痕。

铸瘤  青铜器在浇铸时,因铜液有杂质或粘稠,有时在器物表面留下凝聚的痕迹,这痕迹便是铸瘤。铸疣  是指器物外底留下三角形的痕迹。这是为使器物坚固,故在铸造时加的一道工序。多在簋、盘、卣、尊等外底对称分布,数目为二、四、八个不等。

碎裂璺  是指器物表面不规则下凹的痕迹,古玩行家称之为“碎裂璺”。袭痕有大有小,有粗有细。如故宫铜器馆内陈列的商代三羊尊,肩下腹上就有明显的大的碎裂痕迹。有碎裂璺者必真。

砂眼 是指器物表面上大小不等的小洞,或因铜质不纯,或因失蜡法用整模铸造,蜡胎严实,没有出气孔,有时铜液浇灌不到,形成一个个小缩孔



TAG:
上一条:如何鉴定古董珠宝首饰  下一条:古陶瓷评估鉴定

返回顶部